bet365平台开户 >> 城市发展 >> 发展战略 >> 内容阅读
正确把握五个关系 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作者:孔凡斌 来源:江西日报 添加日期:18年06月0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正确把握五个关系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以最大决心、最硬举措坚决打好“共抓大保护”攻坚战,着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江经济带各个省市、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关联性、耦合性、互动性非常强,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发展大局;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发发展动力。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是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方法的科学认识,也是对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打好“共抓大保护”攻坚战至关重要。

    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打好“共抓大保护”攻坚战,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我省首先要做好152公里长江岸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牢固树立系统治理理念,从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全局着眼,统筹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加快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统筹治理力度,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江“最美岸线”。在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实践中,要坚持整体推进,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牢牢抓住改善和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这一关键,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推进山、江、河、湖、库及其岸线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增强植被系统生态防护能力,持续开展岸线地区城乡及其江、河、湖、塘、库的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构筑和完善水污染立体防控体系,遏制水污染物排放,加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修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推动农田土壤污染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修复农田生态系统,努力做到生态环境全局修复和局部治理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真正做到流域生态系统修护和保护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正确把握和切实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的发展,也有助于加快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我省必须立足于基本省情,必须立足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要大力推进“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意识,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升级、通道建设、开放合作、城乡发展。要加大长江岸线及鄱阳湖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保护体系,实施岸线和流域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环境保护重点工程。要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积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全面推进污染防治项目的实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使岸线和流域生态优势不断得到提升,主要生态环境指标保持前列。要坚持预防为主、源头严控、过程严控、责任追究,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开发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保护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小环境代价、最合理资源消耗的有机统一。要加快构建长江岸线及流域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体系,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构建节约集约的资源能源利用体系,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工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程、旅游强省基础工程、清洁能源重大工程等,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成效。把握好总体谋划,就要用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全面把握、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增强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沿江各省市协同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把握好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生态优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稳扎稳打,分步推进,对实现既定目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地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合力、挖掘潜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让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蓝图变成现实。

    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我省就要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结合我省实际及国家调整完善规划纲要的新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支持,推进我省152公里长江岸线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的编制,明确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建立健全规划推进和保障机制,稳扎稳打,分步推进。

    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发展动力转换为条件,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摈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我省必须立足于发展阶段和长江岸线地区及鄱阳湖流域实际,加强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动态调整。目前,我省及长江岸线地区总体上依然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旧动能不断减弱,许多新动能正在形成过程之中,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岸线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定位、重点、难点、优势、劣势、突出短板等,加强系统谋划,找到突破口和具有带动性的关键领域,达成广泛共识,在此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绿色含量”。

    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要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有系统思维,在大视野、大思路、大格局下推进,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注重充分发挥沿江省市各自比较优势,着力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坚持“一盘棋”、增强整体性,处理好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明晰区域功能定位,明确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立足现实基础,确定分阶段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把控好推进的步骤、节奏和力度。

    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我省就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大局,深化与沿江省市协商合作,推动岸线各个地区、每个城市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合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要制定和实施岸线绿色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明确适度开发发展功能区定位,加快划定岸线产业发展的生态红线,从源头上解决岸线产业绿色化发展问题。切实衔接发展规划和生态红线,研究制定岸线绿色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产业项目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防止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向岸线地区转移,有效引导岸线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要以生态承载力为底线,进一步优化岸线地区产业开发格局,加强指导岸线地区以生态承载力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底线, 从水资源供给、开发需求、地域与产业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逐步调整沿江整体密集开发的空间布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减”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船舶等传统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淘汰一批潜在环境危险大、升级改造困难的企业。要严格限制新建的小水电和引水式水电项目,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在中上游沿岸地区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项目,严防高污染企业向上游转移,科学、有序推进产业绿色转移,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生态产业向岸线地区转移。要着力放大“绿色”增量,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材料产业、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集群。

    (作者系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bet365平台开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