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平台开户 >> 城市发展 >> 城市经济 >> 内容阅读
梅州聚焦创新发展和项目建设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马发洲 来源:南方日报 添加日期:18年04月19日

    编者按

    当前,高质量发展正成为经济发展主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改革开放40年,梅州没有走拼汗水、拼资源、拼土地的传统路径,致力探索一条生态富民之路。未来,梅州将如何谋定而后动?今日起,《南方日报·梅州观察》推出“探寻新动能 跑出加速度”系列报道,从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改革创新等角度,呈现梅州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敬请垂注。

    初春四月,暖意萌动。

    在梅县区,雁洋镇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全力打造梅州“卫星城”和“副中心”;在大丰华高速公路丰顺段,鸿图嶂隧道施工现场,工人正按照时间节点抢抓进度……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梅州正加快推进年度投资计划约737亿元的305项重点项目建设,通过一批全局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建设,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梅州市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见效,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创新驱动

    提供高质量发展动力

    今年3月,广东省科学院与梅州市政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从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谋划合作发展思路,携手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梅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创新发展“八大抓手”,不断汇聚创新要素,改善创新环境,企业创新平台加快发展、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

    从2015年的56家,到2017年的134家,过去的一年,梅州高新技术企业的增长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粤东西北第三。这是梅州深化创新驱动的成果,创新发展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随着创新驱动的深入实施,梅州越来越多的全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进入生产车间,企业在创新度上越来越活跃。一组数据显示,去年梅州市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3.59%、众创空间数量居粤东西北之首、组建首家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设立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这些足以证明,梅州正在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但同时也要看到,作为山区城市,创新基础、创新条件、创新动力比较薄弱。产业无论是总量和规模都还很小,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也相对不足。

    “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全市GDP的比例0.28%,居全省末位”、“没有一家市级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所”、“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度大”……当天的会议毫不避讳直指短板。

    近日召开的梅州市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在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发挥后发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创新的真正主体。梅州市将着力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一方面,要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另一方面,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质量。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创新。要立足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着力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力争形成两三个百亿元的新兴产业。

    平台建设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年,梅州将培育一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此外,引导各类主体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各县(市、区)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两个“全覆盖”。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环境,梅州市将特色小(城)镇打造成为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抓好重点项目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大潮高速公路(含大漳支线)现场,工人一片忙碌,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这是大埔县出海出省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大潮高速的建设将构建粤东北及闽西地区通往潮汕平原和潮州港的南北向高速通道。

    “到今年底,大概要完成85%的土石方,85%的桥梁桩基,60%的桥梁墩柱、架构,完成40%的预制梁。”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梅州市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当前,梅州正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梅州市安排重点项目正式计划305项目、年度投资737亿元,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22.2%。今年的重点项目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和民生工程。

    一直以来,梅州市由于缺少项目支撑,投资长期不足,发展环境建设欠账多、缺乏吸引力,造成人才、科技、资本引进难,创新发展的条件不充分。投资不足则造成发展水平和发展后劲的差异。

    相关数据显示,2013至2017年,梅州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3.2亿元。与“老邻居”相比差距明显,龙岩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30.25亿元,赣州为9547.78亿元,梅州还不到他们的三分之一。

    开工重大项目,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起到补短板的作用。近年来,梅州针对薄弱环节,着力推动一批对全市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规模较大的重要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加快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短板。

    投资结构反映资源要素配置,投资是否有效,结构合不合理很重要。今年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民间投资为主的产业项目分别占比为46%、38%,较好地体现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在产业项目中,梅州市将深化穗梅产业共建,聚焦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增强本地区的“造血”功能。在新型工业方面,要以广梅园为核心、各县(市、区)产业园为支撑,推动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加快建设广梅园“绿色创新小镇”和广汽汽车零部件、王老吉大健康、广轻智能家电等“园中园”项目。

    在特色高效农业方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田园综合体和农业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要加快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体育休闲等121个项目落地建设。

    梅州市政经观察人士表示,梅州正在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释放有效投资,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今年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瞄准的正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壮大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育发展新动能。

    以改革为统领

    优化政务营商环境

    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从今年起,梅县区财政对首次获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将给予50万元奖励,预计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将达到2.4亿元以上;兴宁市将规划建设互联网产业园,把制造工业基地成功转型为高端产业园,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加速迈进……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项目建设是创新的重要抓手,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依托。梅州把创新发展和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梅州市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指出,梅州将紧紧扭住创新发展和项目建设两大抓手,统一思想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形成合力抓落实,全力推动梅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梅州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了《梅州市2018年重点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如今又印发了2018年梅州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各县(市、区)和各部门要把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

    项目审批再提速。梅州市将汇聚各种要素保障。大力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促进形成公平、透明的社会氛围,落实好各类适宜创业创新和促进项目建设措施,特别是涉及项目用地用林上报审批,要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部门会审和材料并联,缩短审批流程和时间。

    在资金保障方面,梅州将力争更多项目获得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省四大政策性基金和广东原苏区绿色发展基金等支持,并鼓励发行企业债,补充项目资金来源。此外,由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设立应用型科技专项,支持应用型基础研究和开发。

    项目准入再放宽。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民间投资准入,大力推广PPP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设运营,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继续实施市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制度,在市级层面协助项目建设单位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数说

    2017年成绩单

    ●企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新认定15家省级、5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2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首家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

    ●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全年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69家、产品135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34家、在粤东西北居第三;全市专利申请量2562件,同比增长23.59%

    ●科技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

    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顺利投入运营;在省网登记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4家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众创空间发展19家,居粤东西北各市之首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256名科技特派员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新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家、全市累计18家

    ●重点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成效明显

    去年,全市269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3%,是完成年度投资量最多的一年。其中,列入省考核完成19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6.6%,居山区市第1、粤东西北第2

    2018年小目标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认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原则上要增长20%以上、存量160家以上;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至30%以上

    ●大力提升园区创新发展水平

    支持县域产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对各县(市、区)获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予一定奖励。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引导1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以上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院士驿站;实现县(市、区)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零突破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确保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激发企业主体和社会各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力争2018年全市R&D经费占GDP的比例达1.2%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重点项目进度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的实现。2018年,安排重点项目正式计划305项、年度投资737亿元,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22.2%

    ■记者观察

    跳出老套路谋求新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梅州市创新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程聚焦创新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的主题,讲成绩可圈可点,讲问题清晰可见,讲未来实事求是,宣示了梅州不遗余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不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在经济新常态下,梅州经济发展面临着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困境。由于创新基础较弱、动力疲软、投资长期不足等问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梅州市必须抓好创新驱动与重点项目两大重点。

    近年来,梅州市积极推进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建立全国首个院士团队创新创业驿站,举办粤东西北院士专家行、出台“人才20条”“民经26条”……在诸多探索下,梅州市的创新氛围渐浓。

    记者认为,迈向高质量发展,必要先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必须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冲破观念障碍,才能跳出老套路,实现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首要在“高”。梅州市是生态功能区,要做大经济总量,关键在于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坚持厚植生态优势,坚决摒弃单一依赖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努力培育与生态发展区、与梅州资源禀赋相适应的新业态。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新”。当前,梅州经济增速放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短期内新动能的增强尚不能抵消旧动能减弱带来的影响。因此,从新业态中挖掘新动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加快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电声、电子信息等产业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为统领,积极打造文旅小镇、足球小镇等特色小镇,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活”。目前,梅州市的企业不够活、民营投资不够活、各种要素和金融也不够活。应按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等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环境,让企业愿意来发展、愿意来投资,进一步汇聚更多优质的资源和要素。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梅州有着更清晰的发展蓝图和奋斗目标。凝神聚力,梅州定将能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bet365平台开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